
庚子六月重庆西郊傅抱石并记
“庚子六月重庆西郊傅抱石并记”是傅抱石在庚子年(1940年)六月,于重庆西郊创作完画作后留下的题识,代表着其金刚坡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
1939年,傅抱石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辗转来到重庆西郊歌乐山金刚坡下,在此过起了蛰居生活。教学之余,他被巴山渝水之景所感动,开始了绘画实践,庚子年(1940年)正是他在金刚坡时期的创作阶段。
在金刚坡时期,傅抱石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抱石皴”,他惯以长锋山马笔,笔头、笔锋、笔根并用,灵活运用写、涂、抹、推、拉、压、簇、转、扫等笔法,皴擦、勾斫、渲染并施,使水、墨、彩有机融合。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多以全景式构图为主,满纸山林烟云,大块结构文章,形成铺天盖地的磅礴气势。他善于营造意境,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理解融入其中,使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