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钧瓷执壶一对
撇口,细长颈,溜肩,筒形腹,圈足。一侧置弯曲长流,另一侧设扁带状曲柄,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符合明代执壶端庄规整的造型风格,便于握持与倾倒液体,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
施钧瓷经典窑变釉,主体呈蓝紫色调,间杂大片红紫色窑变斑,釉色交融自然,如晚霞映于天际,呈现出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的独特效果。釉面有细微开片,增添古朴质感,是明代钧瓷追求自然窑变美的体现。
胎质坚实,修胎规整,显示明代制瓷工艺的成熟。窑变效果需精准控制窑温、气氛,非人工刻意而为,体现钧瓷 “靠天吃饭” 的工艺特点,每一处窑变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呈现,反映当时工匠对窑变规律的探索与把控。
作为明代钧瓷成对器物,在存世量稀少的情况下更显珍贵,为研究明代钧瓷的器型、釉色、工艺提供完整样本,对于探究明代社会生活、陶瓷贸易及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是钧瓷艺术长河中闪耀的明珠。